日前,由我校牵头的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应急揭榜挂帅项目“互花米草可持续治理技术研发”顺利通过结题验收。此次验收会由国家林草局科技司一级巡视员李世东主持。验收专家来自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等6个单位,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王浩院士担任专家组组长。国家林草局创新处处长程强、湿地司创新处处长姬文元、我校副校长张志强等出席会议。
我校生态与自然保护学院张明祥教授作为项目负责人,围绕项目研究内容、指标完成情况、关键技术、创新之处、示范应用情况等方面进行了汇报。该项目由我校联合北京师范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上海市农科院、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等多家科研单位共同承担。项目团队攻克了多项理论和技术难题,揭示了不同气候带互花米草扩散蔓延的机理,攻克了乡土植物替代和互花米草治理与动物栖息地营建耦合技术,筛选出了高效、安全的25%咪唑烟酸除草剂,并在亚热带和温带区域建立了7处示范区,面积超过3000公顷,互花米草除治效果达到90%以上,恢复了乡土植被超400公顷,平均提升生物多样性50%以上,实现了蓝碳增汇24.5%,为其他地区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治理模式。
专家组听取了项目组的工作汇报,通过查阅项目材料、现场质询、讨论,对项目完成情况进行综合打分。评审专家组一致认为,经过两年科研攻关,项目组不仅完成了项目预期目标,还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显著成效。互花米草的扩散态势得到了有效遏制,滨海湿地生态安全得到了有效保障,湿地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得到了显著提升。同意项目顺利通过验收。
我校科技处相关负责人、生态与自然保护学院党委书记、生态与自然保护学院副院长及项目财务专家中国林科院乔焕颖等参加会议。